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刚刚!支付宝,微信支付变革

    信息发布者:高旭义
    2017-12-29 11:04:17   转载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条码支付规范(试行)》通知,该文件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基于条形码存在着大量的支付风险,新规中正式对条形码支付业务进行了规范,并设立了4个安全等级。等级越低,支付限额越低。




    其中,对于动态条形支付码分为A、B、C级,每日扫码最低限额为1000元!


    A级条码: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可以由银行、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额度。

    B级条码: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注:如指纹、密码等)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5000元。

    C级条码: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1000元。

    而对于市场普遍存在的静态条形码,统一设置为每日限额500元!




    也就说从2018年4月1日起,你用支付宝、微信在商城、小卖部扫码支付不能超过500元,所有的商家每天收款将不能超过500元!对于很多小商店来说,支付宝支付码、微信支付码加起来1000元的额度已经够用了!而对于许多像饭店、酒店等交易量远远超过该额度的商家来说,必须使用手机收款了!


    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点击收款,这样就可以变成手机动态支付码收钱了!


    这次的限制无论是对于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静态条码支付目前是风险最大的支付方式之一。近年来,商家静态二维码被调换、用静态二维码植入木马盗取用户信息等等案列也越来越多!


    因为这段时间关于扫码支付被骗的案列越来越多,商家二维码被调换、用扫码盗取用户信息等等。




    基于静态二维码存在着众多的不安全因素,此次限额大大降低了我们受害的程度!但是除了央行的限制,我们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警惕!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常见的静态二维码诈骗手段!


    一、静态条码被“调包”


    2017年3月,江某误扫了共享单车上被掉包的二维码,将99元押金转入不法分子账户,无法追回。目前,部分特约商户(小微商户)用静态条码作为收款码,但静态条码容易被调换,如果扫描不法分子调换的条码支付,资金将付给不法分子,导致商户无法收到钱款。


    二、利用收款码伪造交通罚单等


    2017年3月,南京的邹先生在车上发现一张违停罚单,并附有二维码“扫码可缴费”。扫描二维码后显示“违章处理,转账200元,点击确认”。核实发现是假罚单。


    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图省事的心理和有时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基于日常生活消费、公共事业缴费(水、电、燃气费等)、交通违章发单缴费等应用场景,编造虚假的缴费信息通知或提示,同时放置或印制伪造的条码,误导客户扫描伪码,实施欺诈。


    三、嵌入木马,扫码被盗刷或窃取信息


    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程序嵌入到其生成的条码当中,一旦误扫了此类条码,手机就可能中毒或被他人控制,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等风险问题发生。近期“清理僵尸粉”骗局也属于这种类型。


    四、诱骗消费者发送付款码后盗刷


    不法分子以金钱或物质奖励、优惠等诱导消费者向其发送付款码,之后迅速实施盗刷。2016年8月,参加了“集赞送礼品”活动的云南杨小姐联系商家换取奖品,商家不断要求杨小姐发送付款码,最终成功盗取了其账户资金。


    五、虚假网店发收款条码实施欺诈


    在网购过程中,存在不法商户在消费者支付环节骗取其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码方式进行付款。南京的沈小姐在网购选好衣物后,通过店家发来的二维码进行手机付款,但之后被对方拉黑,损失约2000元。


    六、利用小礼品等奖励诱导扫码注册


    不法分子采用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并在注册页面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随后将个人身份信息转卖获利。


    请各位务必警惕,身边那些二维码骗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